756、前题(屋渠渠行,银川书院落成赋)(1)
(清)柳 菼
银川讲学庐, 自昔贤守创(2)。 我公勤改作(3), 规制益宏壮。
层檐各飞翥(4), 天宇别昭旷(5)。 列屋焕青灯, 中堂罗绛帐(6)。
多士尽儒冠, 环阶交揖让。 欢言获追倍, 怀古动惆怅。
陋巷乐不改, 环堵歌乃放(7)。 下帷董子业(8), 寄庑刘生尚(9)。
古人贫贱时, 意不在卿相。 矧此渠渠居(10),大庇真无恙(11)。
继晷有兰膏(12),穷经探秘藏(13)。朋曹在切磋(14),文史恣跌宕(15)。
奎阁觚稜高(16),北斗戴其上(17)。亦有藏书楼, 豁达披四望。
山河一左右(18),昏旦呈异状(19)。曾闻鹿洞开(20),理学千秋望(21)。
今兹大雅堂(22),徽烈或相抗(23)。群生入钧陶(24),百世仁风飏(25)。
【作者介绍】
刘菼,宁夏人。乾隆乙酉科(乾隆三十年,1765年)副榜。
【注释】
(1)这首诗选自《(乾隆)宁夏府志》。所谓“前题”,指755王瀚的《屋渠渠行,银川书院落成赋》题目。银川书院,介绍见前750顾光旭《银川书院诗》注①。
(2)自昔贤守创:指乾隆十八年(1753)宁夏知府赵本植在光华门内街西购买民房创建银川书院。
(3)我公勤改作:指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宁夏知府顾光旭增拓重修银川书院。
(4)飞翥(zhù):飞举;飞腾。
(5)天宇:上下四方。指天空。昭旷:犹言开朗豁达。
(6)绛帐:红色帷帐。后以“绛帐”为师门、讲席之敬称。
(7)环堵:四围土墙。形容狭小、简陋的居室。
(8)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引申指闭门苦读。董子:即董仲舒。西汉思想家,儒学家,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业:学习的功课。
(9)寄庑刘生:此指寄寓廊庑的南朝文学家刘峻。介绍参见前755王瀚《屋渠渠行,银川书院落成赋》注(26)。
(10)矧(shěn):况且。渠渠居:即屋渠渠,房屋高大而深广。
(11)大庇(bì):普遍遮蔽。无恙:无灾祸。
(12)继晷有兰膏:即成语“焚膏继晷”。继,接续;晷(guǐ),日影,日光;兰膏,古代用泽兰子炼制的油脂,可以点灯。点起灯烛,接替日光照明。唐代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13)穷经:谓极力钻研经籍。
(14)朋曹:犹朋辈。
(15)跌宕(dàng):此指文笔、笔法豪放,富于变化。
(16)奎阁:收藏珍贵典籍文物的楼阁。奎,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奎星主文章,故有关文章、文运、文字的事,多加奎字。觚稜(gūléng):亦作“觚棱”。原指宫阙上转角处的瓦脊成方角棱瓣之形。此指奎阁转角处的瓦脊。
(17)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七颗亮星。
(18)山河一左右:此指宁夏府城西面的贺兰山和东面的黄河。路谈《银川书院碑记》曰:“东之院别为一区,上为楼,曰‘探源星宿’,所以贮图书,恣远眺,右山而左河,旷如也。”
(19)昏旦呈异状:指贺兰山和黄河在黄昏和清晨时呈现不同的景象。
(20)鹿洞:即白鹿洞。在江西庐山五老峰南10公里处。唐代贞元中李渤与兄李涉隐居读书于此。李渤养有一头白鹿,常随主人外出走访游玩,还能帮主人传递信件和物品,因此以鹿名人,称李渤为“白鹿先生”;以鹿名地,称此处为“白鹿洞”。五代南唐昇元中在此建学馆。宋咸平五年(1002年)置书院,后废。直到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重修书院之后,白鹿洞书院才扬名国内。与石鼓(一说为嵩阳)、应天、岳麓并称宋代四大书院。
(21) 理学:在中国古代又称义理之学或道学,其创始人为北宋的周敦颐、邵雍及张载。继后有程颢和程颐等人继续发展,最终由南宋朱熹集其大成,因此这种理学常被称为“程朱理学”,在元朝及其后的朝代中均为国家的官方思想。
(22)大雅堂:即银川书院的大雅堂。
(23)徽烈:宏业,伟业。相抗:相抗衡。指银川书院或许可以和白鹿洞书院相抗衡。
(24)钧陶:用钧制造陶器。比喻造就。钧,制陶器所用的转轮。
(25)仁风:形容恩泽如风之遍布。旧时多用以颂扬帝王或地方长官的德政。飏(yáng):同“扬”。扬举,显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