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宁夏地方志千首古诗词注释》宁夏老夫子注

———宁夏有悠久的历史,让国人了解宁夏,让我们了解自己。

 
 
 

日志

 
 

《宁夏地方志千首古诗词注释》111、永乐二年春祭社稷山川礼成后作(明)朱 栴  

2013-02-22 08:34:05|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111永乐二年春祭社稷山川礼成后作1

(明)朱

 

  受命分茅土(2), 万里藩西疆。      韦州夏州路,      移徙不少康(3)。

  封内群山川,      八载祀典荒(4)。 社稷祈报礼(5), 非余独敢忘。

  但为移徙中,      以致久不遑(6)。 永乐当二年,      尊兄今天王。

  大明御寰宇,      负扆理乾纲(7)。 念兹群神祀(8), 春秋事有常(9)。

  礼固不可阙(10),敕命筑坛场(11)。修举久废礼(12),为民祈福祥。

  仲春择吉日(13),二祀思神飨(14)。礼乐既兼备,      肥腯烹猪羊(15)。

  诸公陪祀者,      佩玉声锵锵(16)。灯火明煌煌(17),载拜望景光(18)。

  三献礼初陈(19),牲醴列馨香(20)。祀神冀来格(21),非徒歌乐章(22)。

  屏息附伏待,      如临气洋洋。      所愿风雨时,      秋收足千仓。

  愧予方幼年(23),才薄德又凉(24)。自惭忝王爵(25),享有此一方。

  受胙饮福酒(26),不肖岂敢当(27)。尚赖诸贤哲,      事事为赞襄(28

  昧爽行礼毕(29),烹胙饮公堂(30)。珍馐具前列(31),百味罗芬芳。    

  大事在祀戎(32),岂可令德爽(33)。善恶二途间,      降各有福殃。    

  饮罢为三思(34),战栗复恐惶(35)。

 

【注释】

1)这首五言古诗选自《(宣德)宁夏志》,《(弘治)宁夏新志》《(嘉靖)宁夏新志》亦收录此诗。礼成,仪式终结。此诗作于永乐二年(1404年)春,社稷山川坛建于永乐元年(1403年),故曰“后作”。明太祖朱元璋有二十六子,朱棣为第四子,原封为燕王(镇守北京)。朱元璋死后,传位于皇太孙朱允炆,燕王朱棣遂以“靖难”为名,经三年多战争,从侄儿手中夺取了帝位,即明成祖永乐皇帝。诗中对此也有一定的披露。

2)茅土:古代皇帝社祭的坛用五色土建成: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中央黄。分封诸侯时,把一种颜色的泥土用茅草包好授给受封的人,作为分得土地的象征。后称封诸侯为授茅土。

3)“韦州”二句:韦州,州名,治所在今宁夏同心县韦州镇。夏州,州名。北魏太和十一年改统万镇置,唐以后为西夏领土。故址在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不过,诗中的夏州应指夏城(宁夏镇城)。这两句是说,先到庆阳,后暂住韦州,再到宁夏镇城,不停地迁徙没有安宁。

4八载:朱栴1393年到西北封地,1401年奉命“徙国宁夏”,整整八年。祀典荒:祭祀的仪礼都荒废了。

5)祈报:古代祀社,春夏祈而秋冬报。《礼记·郊特牲》:“祭有祈焉,有报焉。”

6)不遑(huáng):没有时间;来不及。遑,闲暇;暇。《诗·小雅·小弁》:“心之忧矣,不遑假寐。”

7)负扆(yǐ):扆,户牖之间的屏风。天子见诸侯时,背扆而坐,故称负扆。乾纲:朝纲,君权,夫权。

8)群神祀:祭名,即“群神群祀”(《左传·襄公十一年》)自隋唐以来,祭祀分大祀、中祀,中祀以下为群祀,即小祀。群祀,群庙、群祠之祭。

9)春秋事有常:意思是说春天和秋天祭祀的事要“咸依时制”,是有规矩的,要坚持的。

10)阙:通“缺”。

11)敕命:皇帝的诏令。筑坛场:此指修筑社稷山川坛。

12)修举:兴复;恢复。

13)仲春:为春季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14)二祀:即在社稷山川坛祭土神、谷神。飨:祭献。

15)肥腯烹猪羊:烧煮供祭祀用的肥壮的猪羊。腯(),肥壮。汉蔡邕《独断》:“凡祭祀宗庙礼牲之别名……豚曰肥腯。”

16)佩玉声锵锵:参加祭祀的官员身上佩戴的玉器撞击发出的洪亮清越的声音。锵锵(qiāngqiāng),象声词。形容金石撞击发出的洪亮清越的声音。

17)煌煌:明亮貌。

18)载拜:载,通“再”。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隆重。景光:霞光。古代迷信的说法,指为吉祥的征兆。

19)三献:古代郊祭时的仪式,陈祭品后要三次献酒,即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爵,酒器)《仪礼·聘礼》:“荐脯醢,三献。”也指三种祭品。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辩证一》:“祭礼有腥、燖、熟三献。”

20)牲醴(lǐ):供祭祀用的牺牲(家畜)和甜酒。

21)冀:希望。《(嘉靖)宁夏新志》作“祈”。来格:降临。格,至。《书·益稷》:“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

22)非徒:不仅。歌乐章:古代指配乐的诗词。后亦泛指能入乐的诗词。《礼记·曲礼下》:“居丧,未葬读丧礼,既葬读祭礼。丧复常,读乐章。”孔颖达疏:“乐章,谓乐书之篇章,谓诗也。”

23)愧予方幼年:庆王朱栴生于洪武十一年正月壬午(137826日),作此诗在永乐二年(1404年)春,年方26岁。

24)德又凉:指德才浅薄。凉,薄。

25)忝(tiǎn):辱,有愧于,常用作谦辞。

26)受胙(zuò):接受胙肉。胙,祭祀用的肉。

27)不肖:不才,自谦之词。

28)赞襄:帮助;协助。

29)昧(mèi)爽:拂晓,天未全明之时。

30)烹胙(pēngzuò):煮熟祭祀用的肉。《(嘉靖)宁夏新志》作“胙”。

31)珍馐(xiū):珍奇名贵的食物。馐,美味的食物。

32)大事在祀戎:语出《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家的大事,重在祭祀和军事。

33)德爽:失德。《书·盘庚》:“故有爽德,自上其罚汝。”蔡沉集传:“爽,失也。故汝有失德,自上其罚汝。”

34)三思:反复思量,再三权衡。谓少思长,老思死,有思穷。《荀子·法行》:“ 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

35)战栗():发抖;恐惧。栗,同“慄”。

  评论这张
 
阅读(245)| 评论(3)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