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题归厚堂①
(明)陈叔昂
养生送死人子事, 孝行古今无二致。
白生有母丧边陲②,千里奉襄承父意③。
谁怜此行心更悲, 岁晚关山函骨归④。
一身终抱百年憾, 寸草那报三春晖⑤。
长安卜茔先陇侧⑥,松柏森森亲手植。
何必更求孝义章⑦,视取君家归厚堂。
【作者介绍】
陈叔昂,明代四明(今浙江宁波市)人,其余不详。
【注释】
①这首七言古诗选自《(宣德)宁夏志》。归厚堂,应是家族宗祠堂号。“归厚”二字,语出《论语·学而》中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说的是对丧祭之礼的重视及其对民风民德的影响。何晏《论语集解》记载孔安国的注解说:“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君能行此二者,民化其德,皆归于厚也。”朱熹《论语集注》说:“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民德归厚,谓下民化之,其德亦归于厚。盖终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能谨之;远者,人之所易忘也,而能追之:厚之道也。故以此自为,则己之德厚,下民化之,则其德亦归于厚也。”此诗是作者为一位姓白的书生送母亲的尸骨回归故里安葬而写的。
②白生:姓白的书生。边陲:边境。此指宁夏地区。
③奉襄承父意:尊奉并完成父亲的意愿。
④岁晚:即年末。函:匣,盒子。此指棺材。
⑤寸草那报三春晖:语出唐代盂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寸草,指小草,象征子女;春晖,指春天的阳光,象征母亲的慈爱。比喻父母的恩情深重,难以报答。
⑥卜茔:以占卜择定墓地。先陇:亦作“先垅”,祖先的坟墓。
⑦何必更求孝义章:孝义章,语出元杂剧《焚儿救母》张屠户的唱词:“我虽不读《论》、《孟》篇,却多闻孝义章,曾子孝母天将养,郭巨埋子天恩降,孟宗哭竹天垂像,王祥卧冰标写在史书上,丁兰刻木画在丹青上。”故事梗概大体是这样的:戏中的主人公张屠户母亲病重,家贫无力求医问药,他好不容易当了件衣衫换来几个小钱,还被富人坑害买了假药。万般无奈,张屠户就和妻子商量,表明自己是个十分崇尚孝义精神的孝子。既然是孝子,就要以名闻天下的“王祥卧冰”和“郭巨埋儿”那些前代孝子故事作比,“仰告穹苍,许下明香,儿做神羊……”屠户妻知道丈夫的心思,也想让丈夫的“孝子”名垂史册,流芳百世;于是夫妻二人便到东岳庙望着东岳爷许下心愿:“到农历三月二十八,将纸马送孩儿,焦盆内做一炷香焚了,好歹只要能救母亲病好。”这决心一下,夫妻双双来到庙中神前,“将孩儿焰腾腾一炉火光,碜可可一灵身丧,舍了个小冤家,一心侍奉老尊堂”。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你(白生)何必再要求自己以《二十四孝》中的故事作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