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宁夏地方志千首古诗词注释》宁夏老夫子注

———宁夏有悠久的历史,让国人了解宁夏,让我们了解自己。

 
 
 

日志

 
 

《宁夏地方志千首古诗词注释》338、出塞诗(十首)(明)唐 龙  

2013-05-14 16:10:25|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338出塞诗(十首)1

(明)唐

 

   将军朝出塞,      漠外扬雄兵(2)。远布熊罴阵(3), 长联虎豹营。

   剑鸣弥海立(4), 旗耀赉山明(5)。夜半风声起,      胡儿帐里惊。

 

   秋风吹古边,      秋草迷胡天。     甲士森持戟,      材官满控弦(6)。

   虹明旗正正,      雷击鼓填填(7)。虏遁黄河窟,      俄消万堠烟。

 

   直击单于垒,      旗分十道兵。     子仪宣节度(8), 召虎壮经营(9)。

   飙息鲸波偃(10),氛销雪嶂明。     自兹边塞里,      不受犬羊惊(11)。

 

   振旅黄河边(12),秋高八月天。      势回南牧马,      威折北张弦。

   蛟舞千旄拥(13),鼍蟠万鼓填(14)。仰纾宵旰虑(15),焉敢数凌烟(16)。

 

   元戎数十队(17),每队三千兵。      结阵日增灶(18),分奇夜斫营(19)。

   风随军令走,      雪照战袍明。      踯躅天狼遁(20),悲嘶胡马惊。

 

   兵扬万里边,      威仗九重天。      霜狼断穿戟,      风雕落应弦。

   黄河马汗滴,      大碛鼓音填(21)。升平起炊爨(22),满城桑柘烟(23)。

 

   远提塞上旅,      愧乏胸中兵(24)。欲上燕然石(25),分屯细柳营(26)。

   铁衣雪色冷,      宝剑电光明。      虏骑奔千里,      绝无烽火惊。

 

   油幢镇远边(27),虎节驻秋天(28)。霜砺千矛锷(29),风鸣万弩弦。

   旌随胜气动,      鼓杂凯音填。      夭啸龙沙月(30),长麾狼望烟(31)。

 

   矻矻朔方城(32),洸洸灵武兵(33)。部分貔虎阵(34),声薄大半营(35)。

   风外钲鼙动(36),霜前剑戟明。      夜喧人马至,      虏众自相惊。

 

   浩浩黄榆边,      凄凄白露天。      剑开越砥锷(37),弓发扶桑弦(38)。

   千驷万驷结(39),大鼓小鼓填。      戍楼静宵柝(40),猎火沉秋烟。


【注释】

1)这十首五言律诗选自《(嘉靖)宁夏新志》,《(万历)朔方新志》《(乾隆)银川小志》收录其中部分诗作。

2)漠外扬雄兵:《(万历)朔方新志》《(乾隆)银川小志》作“漠外雄兵”。

3)熊罴():熊和罴,皆为猛兽。常用以比喻勇士。《书·牧誓》:“勗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羆。”

4)剑鸣弥海立:意思是说,宝剑鸣响的声音使大海的海水仿佛都竖立起来。形容气势非常宏大。弥,满,遍。唐杜甫《朝献太清宫赋》:“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

5)旗耀赉山明:意思是说,军旗的光彩使得大山都明亮了。赉(lài),赐予,给予。

6)材官:勇武之卒。《史记·申屠嘉传》:“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以材官蹶张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汉应劭《汉官仪》上:“高祖命天下郡国选能引关蹶张材力武猛者,以为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常以立秋后讲诣课试,各有员数。平地用车骑,山阻用材官,水泉用楼船。”

7)填填:形容声音巨大。《隋书·音乐志中》:“匪敬伊慕,备物不愆。设簴设业,鼗鼓填填。”

8)子仪宣节度:子仪,即郭子仪,中唐名将。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任朔方节度使,率军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

9)召虎壮经营:召虎,史称召穆公。周厉王暴虐,“国人”围攻王宫,他把太子靖藏匿在家,而以自己的儿子替死。厉王死后,拥立太子靖继位,即周宣王。周宣王时,淮夷不服,宣王命召虎领兵沿江汉出征,平定淮夷。《诗·大雅·江汉》所咏“江汉之浒,王命召虎”,指的就是这件事。经营,规划营治。

10)飙(biāo)息:暴风停息。鲸波:鲸鱼兴起之波,谓江海巨浪。偃:停止;停息。《国语·吴语》:“偃兵接好,日中为期。”

11)犬羊:旧时对外敌的蔑称。宋陆游《涉白马渡慨然有怀》诗:“太行之下吹虏尘, 燕南赵北空无人。袁曹百战相持处,犬羊堂堂自来去。”

12)振旅:整顿部队,操练士兵。《汉书·李广传》:“振旅抚师,以征不服。”

13)蛟:古代传说中的动物,民间相传以为能发洪水。也指鼍、鳄之类的动物。《晋书·周处传》:“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害)矣。”。

14)鼍(tuó):爬行动物,也叫鼍龙或扬子鳄,通称猪婆龙。蟠:盘曲而伏。填:象声。《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

15)纾(shū):解除。宵旰:“宵衣旰食”的略语。天不亮就穿衣,天晚了才吃饭歇息,形容勤于政事。此借指帝王。

16)凌烟:凌烟阁的省称。封建王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高阁,绘有功臣图像。

17)元戎:古代的大型战车。《诗·小雅·六月》《诗》:“元戎十乘。”《传》:“元,大也。”

18)结阵:列成队形;结成阵势。增灶:军事上以假象迷糊敌人的计谋。《后汉书·虞诩传》记载:虞诩调升武都太守,为羌众数千阻于崤山山谷(大散关)。他一面声言要请援兵到后再进发,使羌兵不加注意,放松了警惕;一面却趁机日夜兼行,并且命令将士每人挖两个灶坑,以后每人每天再增挖两个;羌人见灶坑天天增加,以为汉军有了援军,便不敢追逼,得以安全通过。后称为增灶之计。

19)夜斫营:晚上偷袭敌营。斫,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

20)踯躅(zhízhú):徘徊不前。天狼:天狼星。《楚辞·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王逸注:“天狼,星名,以喻贪残。”后以“天狼”比喻残暴的侵略者。此指残元势力。

21)大碛():大沙漠。

22)炊爨(cuàn):烧火煮饭。爨,灶。

23)桑柘:桑木与柘木。柘,木名,桑属。

24)胸中兵:即胸中甲兵。谓胸有韬略。语出《魏书·崔浩传》:“又召新降高车渠帅数百人,赐酒食于前,世祖(曹丕)指(崔)浩以示之,曰:‘汝曹视此人,尪纤懦弱,手不能弯弓持矛,其胸中所怀,乃逾于甲兵。’”后用“胸中甲兵”比喻人有用兵的谋略。

25)燕然石:即燕然山,即今蒙国境内的杭爱山。东汉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领兵出塞,大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记汉威德。诗文中叙建立边功时,常引用之,后以“燕然石”指建立边功的记功碑。

26)细柳营: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兵之处(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南)。这里用细柳营代指明军屯驻之地。

27)油幢:指有油布帷幕的车子。也指油布帐幕。多指将帅幕府。幢,旧时作为仪仗用的一种旗帜。也指张挂于舟车上的帷幕。

28)虎节:古代使节所持的虎形信物。《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

29)砺:磨。锷:刀剑的刃。

30)夭啸:疑为“天啸”之误。天啸,仰天长啸。龙沙:古时指我国西部、西北部边远山地和沙漠地区。后泛指边塞地区或塞外沙漠之地。

31)长麾:指高大的旌旗。麾,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子。狼望:地名。《汉书·匈奴传下》:“且夫前世岂乐倾无量之费,役无罪之人,快心于狼望之北哉。”颜师古注:“匈奴中地名也。”或云边人谓举烽火报警为狼望。狼望,谓狼烟候望之地。

32)矻矻(kūkū):勤劳不懈貌。朔方城: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车骑将军卫青收复河朔之地,走白羊、楼烦王,筑朔方城。此朔方城即朔方郡,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诗中朔方城似指明代的宁夏镇城(今银川市)。《诗·小雅·出车》:“天子命我,城彼朔方。”宋朱熹《集传》:“今灵夏等州之地。”即今宁夏灵武一带。

33)洸洸(guāngguāng):威武貌。《诗·大雅·江汉》:“江汉汤汤,武夫洸洸。”

34)貔()虎:貔和虎皆猛兽名,故以喻勇士。

35)声薄:声音迫近。

36)钲鼙(zhēngpí):即钲鼓。古代行军时用的两种乐器。钲,形似有柄的钟,敲击发声。鼙,小鼓;一说骑鼓。古时行军作战,击鼓则动,击钲则停。

37)越砥:产于南方的细磨刀石。《文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及至巧冶,铸干将之璞,清水淬其锋,越砥敛其锷。”李善注引晋灼曰:“砥石出南昌,故曰越砥。”锷:刀剑的刃。

38)扶桑:神木名,传说日出其下。

39)驷:古代一车套四马,因以称一车所驾之四马或驾四马之车。

40)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宵柝(tuò):巡夜的梆声。宵,夜;柝,古代打更用的梆子。

  评论这张
 
阅读(342)| 评论(4)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