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西 夏①
(明)杨守礼
夷夏中分此地雄, 河山千里镇西东。
前朝水利崇民利, 盛代文风变虏风②。
远近戍楼烽火竞③,往来征雁古今同④。
何时迅扫胡尘净⑤,勒石燕然第一功⑥。
【作者介绍】
杨守礼(?—1555年),明代宁夏巡抚、三边总督。字秉节。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西)人。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历任湖广佥事、叙州通判、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河南参政。嘉靖十八年(1539年)再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到任后,即整肃边防,修筑贺兰山赤木口,绝敌百年通道,并有志于恢复北路镇远关、黑山营重防。次年升右都御史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在任间加固边防,增筑关堡,调整驻防。屡胜入犯的俺答、阿不孩和吉囊等部。以战功先后加兵部尚书和太子少保。二十二年(1544年)丁忧免职。三十四年(1556年)卒于家中。主持纂修《(嘉靖)宁夏新志》。
【注释】
①这首七言律诗选自《(嘉靖)宁夏新志》。西夏,此指宁夏。
②变虏风:改变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虏,对敌方的蔑称。
③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竞:互相争胜。意思是说戍楼烽火很多。
④征雁:远飞的大雁。多指秋天南飞的雁。
⑤胡尘:胡人兵马扬起的沙尘。喻胡兵的凶焰。唐白居易《法曲》:“以乱干和天宝末,明年胡尘犯宫阙。”
⑥勒石燕然:燕然,即燕然山,即今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东汉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领兵出塞,大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记汉威德。亦泛指边塞。诗文中叙建立边功时,常引用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