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宁夏地方志千首古诗词注释》宁夏老夫子注

———宁夏有悠久的历史,让国人了解宁夏,让我们了解自己。

 
 
 

日志

 
 

《宁夏地方志千首古诗词注释》449、南塘宴别南川公古风(明)黄 绶  

2013-06-19 16:56:46|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449、南塘宴别南川公古风1

(明)黄

 

                    年来羽檄纷如雪(2), 廓清雅合当朝杰(3)。

                    紫岩夫子出祚宋(4), 长城倚毗何真切(5)。

                    抚台再借西夷惊(6), 督府新开全陕悦(7)。

                    彤弓卢矢锡上方(8), 白日丹心驰魏阙(9)。

                    元老壮猷谋可伐(10),丈人贞师胜已决(11)

                    飞书移向固原州,      甲士如云朝拥节。

                    星影斜挥剑气寒,      水光浮动旌旗掣。

                    材官骑彍不可留(12),士女壶浆争自挈。

                    祖道还谁佐酒巡(13),品竹弹丝都谢绝。

                    令公为述先忧怀,      我怀孔棘中宵噎(14)。

                    器械不利如敌何,      敌忾不张藩自撤(15)。

                    干将莫邪日就工(16),檿弧箕服时陈列(17)。

                    五兵既饬来简书(18),三边具敝劳据拮(19)。

                    中兢拜命将昌图(20),义尔邦人可无说(21)。

                    感兹清问莫缕陈(22),自古得人为上策。

                    谹议未训短晷移(23),欲行且止难为诀。

                    睠言阃外重谘询(24),岂向尊前惜离别。

                    行矣晚渡黄河隈(25),百万貔貅殊义烈(26)。

                    龙旌大发卷胡风(27),骁骑长驱捣虏穴。

                    挥尘折俘应十万,      濡毫还赋诗三百(28)。

                    壮怀直欲倚昆仑,      今日昆仑供大阅(29)。

                    戈绨惟有公高洁(30),秋毫更许谁饕餮(31)。

                    黄云散尽白昼闲,      苍生耕破青山缺。

                    外宁内谧奏肤功(32),砺山带河增赏格(33)。

                    功高宇宙德愈谦,      大人注措从来别(34)。


【作者介绍】

黄绶,宁夏镇(今银川市)人。嘉靖元年(1522年)举人,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督学北直隶,巡按山东,“乡评清白”。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升大理寺丞。

【注释】

1)这首七言古诗选自《(万历)朔方新志》,《(乾隆)银川小志》亦收录此诗,诗题作《南塘宴别中丞南川张公》。南塘,在宁夏镇城南薰门外,是宁夏巡抚杨守礼主持修浚的休闲娱乐风景区。详介见前393杨守礼《游南塘》注①。南川公,即张珩,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任宁夏巡抚。详介见前340张珩《防秋(四首)》作者介绍。古风,诗体的一种。即古体诗。

2)羽檄():即羽书。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

3)廓清:肃清,澄清。雅合:正好相合。也可解为雅会。

4)紫岩夫子出祚宋:紫岩夫子,指南宋抗金名将张浚(10971164年)。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字德远,号紫岩居士。进士出身。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任知枢密院事,力主抗金,并建议经营川陕,被任为川陕宣抚处置使。次年因东南形势紧张,乃集军反攻,牵制金军。富平(今属陕西)之战,虽遭失利,东南大局却渐行稳定。后用吴玠等坚守秦岭北麓,使全蜀安堵。绍兴四年(1134年)再任枢密院事,次年为宰相。他于诸将重用岳飞、韩世忠。秦桧执政后,被排斥在外二十年。绍兴八年金使以招谕江南为号南下议和,他在永州(治今湖南零陵)贬所连上五十疏,表示反对。三十一年金完颜亮攻宋,他才重被起用,封魏国公,主持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的北伐,因将领不和,一战失利,又被主和派排挤去职。祚(zuò),福,赐福。

5)长城:喻指可资倚重的人或坚不可摧的力量。《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倚毗(yǐpí):指倚重亲近。宋王禹偁《为兵部张相公谢官表》:“当陛下宵衣旰食之时,责微臣富国安人之术,将何智略,以副倚毗。”

6)抚台:巡抚的别称。此指宁夏巡抚张珩。西夷:古时指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泛称。

7)督府新开全陕悦:督府新开,指在固原设立陕西三边总制府。明代,延绥、宁夏、甘肃三镇衙门分别设在今陕西榆林、宁夏银川和甘肃张掖,俗称“三边”。而固原就在这三镇的中间,军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明景泰以后,鞑靼部潜居河套,“三边终无宁日”,再加之三边镇各自为战,势孤屡挫。后朝廷派院部大臣总制三边军务,统一指挥三边人马,联合作战。总制府设在固原。嘉靖十九年(1540年),改总制为总督。全陕,明时陕西管辖之地包括今陕西、甘肃、宁夏和青海东部地区。明人江以达《奉赠大中丞应台傅公巡抚陕西》:“大半安危属全陕,固原节制兼中丞。”

8)彤弓:朱红色的弓。古代帝王以赐有功诸侯者。卢矢:黑色箭。《书·文侯之命》:“卢弓一,卢矢百。”锡:赏赐。

9)魏阙:古代宫门外的阙门。为古代悬布法令的地方。后来也作为朝廷的代称。魏,宫门的台观。

10)元老壮猷:语出《诗·小雅·采芑》:“方叔元老,克壮其犹(猷)。”元老,古称天子的老臣。后来称资望高深的旧臣为元老。壮猷,大事业,大计划。也作“壮犹”。猷(yóu),计谋,打算,谋划。

11)丈人贞师:语出《周易·师》:“师贞,丈人,吉,无咎。”大意是师出有名,为正义之师时,会使主帅吉利。贞,正也,用兵之道,以正为本。丈人,通称老人。

12)材官:勇武之卒。骑彍(kuò):即彍骑。唐代宿卫兵名。

13)祖道:古人于出行前祭祀路神称祖道。后因称饯行为祖道。

14)孔棘:很紧急;很急迫。棘,通“急”。《诗·小雅·采薇》:“岂不日戒,玁狁孔棘。”中宵:中夜,半夜。噎:抽噎,哭泣。

15)敌忾(kài):抵抗其所恨怒者。忾,愤怒,愤恨。《东周列国志》七一:“安得穰苴今日起,大张敌忾为苍生。”后多指对敌人的愤怒,如言“同仇敌忾”。

16)干将莫邪:古剑名。相传春秋时吴人干将与妻莫邪善铸剑。铸有二剑,锋利无比,一名干将,一名莫邪,献给吴王阖闾。后来因以干将、莫邪为利剑的代称。

17)檿弧(yǎnhú):山桑制成的弓。箕服:亦作“萁服”。箕木(或萁草)做成的箭袋。《国语·郑语》:“宣王之时有童谣曰:檿弧箕服,实亡周国。”

18)五兵:五种兵器。具体所指不一,泛指各种兵器。既饬(chì):已经整顿,整治。简书:古时无纸,有事书之于简,谓之简书。后因以泛指文书。《诗·小雅·出车》:“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西汉毛苌传云:“简书,戒命也。邻国有急,以简书相告,则奔命救之。”

19)三边具敝:指三边人马疲惫、困乏。三边,明时指延绥、甘肃、宁夏三地区。据拮:此指操作劳苦。

20)兢(jīng):小心,谨慎。拜命:受命。多指拜官任职。昌图:犹宏图。

21)邦人:国人;百姓。

22)清问:清审详问。《书·吕刑》:“皇帝清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缕陈:详细陈述。

23)谹(hóng)议:犹洪论。《汉书·司马相如传》:“必将崇论谹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颜师古注:“谹,深也。”短晷(guǐ):日影短。谓白昼不长或将尽。晷,日影。

24)睠言:亦作“眷言”。回顾貌。言,词尾。《诗·小雅·大东》:“睠言顾之,潸焉出涕。”阃(kǔn)外:郭门之外。后指统兵在外。唐张嘉贞《奉和圣制送张悦巡边》:“阃外传三略,云中冀一平。”

25)黄河隈:黄河弯曲的地方。

26)貔貅(píxiū):古籍中的猛兽名。后多比喻勇猛的军士。义烈:忠义节烈。

27)龙旌:画有龙的旗帜。天子仪仗之一。也指中军帅旗。胡风:北风。我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为胡,故所谓胡风就是指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吹来的风。也可以理解为少数民族入侵边境扰乱边界。

28)濡毫:指濡笔。谓蘸笔书写或绘画。濡(),沾湿,润泽。

29)大阅:对军队的大检阅。《左传·桓公六年》:“秋,大阅,简车马也。”

30)戈绨:疑为“弋绨”(yìtí)之误。黑色粗厚的丝织物。《汉书·文帝纪赞》:“身衣弋绨。”颜师古注:“弋,黑色也;绨,厚缯。”

31)秋毫:鸟兽之毛,至秋更生,细而末锐,谓之秋毫。常以喻事物之微细者。饕餮(tāotiè):传说中的一种贪食的恶兽,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比喻贪婪凶恶的人。

32)外宁内谧:境外安宁,内部平静。肤功:大功。《诗·小雅·六月》:“薄伐玁狁 ,以奏肤公。”

33)砺山带河:即“河山带砺”。即使黄河变得象条衣带,泰山变得象块磨刀石,也决不改变。原是汉高祖刘邦对功臣封爵誓词中的话,表示所封爵禄世代永传。比喻国基坚固、国祚长久。河,黄河。山,泰山。带,衣带。砺,磨刀石。《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砺),国以永宁,爰及苗裔。’”也作“山河带砺”“带砺河山”。赏格:悬赏所定的等差、标准。

34)注措:即“注错”。措置,安排处置。《荀子·荣辱》:“君子注错之当,而小人注错之过也。”

  评论这张
 
阅读(217)| 评论(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