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宁夏地方志千首古诗词注释》宁夏老夫子注

———宁夏有悠久的历史,让国人了解宁夏,让我们了解自己。

 
 
 

日志

 
 

《宁夏地方志千首古诗词注释》450、赠中丞南川张公总师全陕(明)黄 绶  

2013-06-19 17:05:40|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450、赠中丞南川张公总师全陕

(明)黄

 

    圣主劳西顾,      元臣下朔方(2)。 玺书何郑重(3), 剑气自光芒。

    大阅当春晓(4), 先筹率夜央(5)。 三边新节制(4), 两抚旧疆场(7)。

    雅见人心附,      争看我武扬。      兵声动天日,      宪节肃风霜(8)。

    共武匡周室(9), 敷文拱舜皇(10)。年来调兵食,      日且事戎行。

    会有万全策,      亲承九伐章(11)。人思探虎穴,      士喜跃龙骧(12)。

    早见天山定(13),还贻赤子康(14)。功高驱卫霍(15),道大佐虞唐(16)。

    召对虚前席(17),都俞共一堂(18)。何如身致主(19),况复运当阳(20)。

    吉甫终补衮(21),周公亦缺斨(22)。所期惟相业(23),千载合重光。

 

【注释】

1)这首五言排律诗选自《(万历)朔方新志》。南川张公,即张珩,曾任宁夏巡抚,时任陕西三边总督。总师全陕,指张珩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全陕,明时陕西管辖之地包括今陕西、甘肃、宁夏和青海东部地区。明人江以达《奉赠大中丞应台傅公巡抚陕西》:“大半安危属全陕,固原节制兼中丞。”

2)元臣:重臣;老臣。

3)玺书:古代以印信封记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

4)大阅:对军队的大检阅。《左传·桓公六年》:“秋,大阅,简车马也。”

5)先筹:提前进行谋划。夜央:犹夜阑。夜将尽时。

6)三边新节制:指在固原设立陕西三边总制府,统一指挥管辖延绥、宁夏、甘肃三边军务。

7)两抚旧疆场:张珩先后任延绥、宁夏巡抚,故曰“两抚旧疆场”。

8)宪节:旧时廉访使、巡按等巡查各地所持的符节,作为代表帝王的凭信。

9)共武:共同作战。借指武功。匡周室:辅助周王朝。此借指明王朝。

10)敷文:铺叙文字。指写作。借指文治。拱舜皇:拱卫虞舜圣君。此借指明王朝。

11)九伐:制裁诸侯违犯王命行为的九种办法。《周礼·夏官·大司马》:“以九伐之法正邦国:冯弱犯寡则眚(削地)之,贼贤害民则伐之,暴内陵外则坛(撤职)之,野荒民散则削之,负固不服则侵之,贼杀其亲则正之,放弑其君则残之,犯令陵政则杜之,外内乱、鸟兽行则灭之。”泛指征伐。

12)龙骧(xiāng):龙腾跃或昂举。比喻气概威武。

13)天山定:此用三箭定天山的典故。《新唐书·薛仁贵传》:薛仁贵领兵击九姓突厥于天山(今蒙古国杭爱山),“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九姓自此衰弱,不复更为边患。后以“三箭定天山”谓大将武艺高强和功勋卓著。

14)赤子:婴儿。引申为子民百姓。

15)驱:此为赶上的意思。卫霍:西汉名将卫青和霍去病皆以武功着称,后世并称“卫霍”。

16)虞唐:即唐虞。唐尧与虞舜的并称。传说中的古代圣帝贤君。古史言陶唐氏(尧)与有虞氏(舜),皆以揖让有天下,以唐虞时为太平盛世。

17)召对: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前席:古时席地而坐,“前席”谓移坐向前。《史记·商君列传》:“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厀(膝)之前于席也。”

18)都俞:都、俞都是感叹词。《书·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引申为君臣相得情景,赞美君臣间论政之和洽。

19)致主:犹致君。谓辅佐国君,使其成为圣明之主。

20)当阳:古称天子南面向阳而治。《左传·文公四年》:“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另解:当阳,县名。在湖北省西部。此处似用三国时曹操自襄阳追击刘备,张飞、赵云在当阳长坂坡拒操的故事。

21)吉甫终补衮:吉甫,即尹吉甫,周宣王时重臣。姓兮,名甲,字伯吉父(一作甫),尹是官名。补衮(ɡǔn),帝王服衮龙之衣。故称补救规谏帝王的过失为“补衮”。语本《诗·大雅·烝民》:“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从此句诗意看来,吉甫,似应指仲山甫。《诗经·大雅·烝民》是专门颂扬仲山甫功德的诗歌,说他品德高尚,为人师表,不侮鳏寡,不畏强暴,总揽王命,颁布政令,天子有过,他来纠正等等。

22)周公亦缺斨(qiāng):语出《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说的是周公东征之事。周公,周武王之弟,名旦。周灭殷后,武王把殷地分为三部分,命自己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各领一部,封纣王子武庚为诸侯。武王死后,子成王立,年纪幼小,由武王同母弟周公辅政。后来武庚联合管、蔡和东方旧属国起兵反周。周公带兵征讨,杀武庚和管叔,放逐蔡叔,平息了叛乱。缺斨,破损不完整的斧子。缺,缺口;斨,方孔的斧。泛指兵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23)相业:宰相的功业。亦喻巨大的功绩。明代刘基《次韵和石末公开读有感》:“百年万国奉王正,相业台纲属老成。”

  评论这张
 
阅读(227)| 评论(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