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9、黄沙古渡①
(清)王 绥
荒烟漠漠路漫漫②,河泻平沙两岸宽。
缆解帆悬朝雨歇, 马嘶人语夕阳残③。
涛声漰湱千秋壮④,风色苍茫六月寒。
独羡渔舠轻一叶⑤,长歌终日傍惊湍⑥。
【作者介绍】
王绥,字履斋,灵州(今宁夏灵武市)人。雍正庚戌(雍正八年,1730年)武进士,选侍卫。历官江南督标、中军副将、南赣寿春镇总兵,官升江南提督,在当地颇有政绩。好读书,爱诗文。
【注释】
①这首七言律诗选自《(乾隆)宁夏府志》。黄沙古渡,明代宁夏八景之一。据《(弘治)宁夏新志》载:“黄沙古渡,城东北四十里,元昊时旧渡口。”黄沙古渡就是横城古渡,有人考证说,由于横城之北有个地名叫黄沙嘴,所以又把横城古渡称为黄沙古渡。
②漠漠:云烟密布的样子。路漫漫:形容路长而远。
③“缆解”二句:意思是说,清晨朝雨歇罢,渡口的船解开缆绳,挂起风帆,开始航行;到了傍晚,渡口仍是马嘶人语,一片繁忙。
④漰湱(pēnghuò):浪涛冲击声。千秋:千年,千载。
⑤渔舠:形状如刀的小渔船。
⑥惊湍:此指汹涌奔流的黄河水。
评论